中新网福州11月27日电 (郑江洛)2023年福州市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27日在福州开班,两岸乡村青年代表50人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台湾学员4位。
本次培训时间为线上2天、线下5天,采取理论集中、现场教学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农产品开发模式探索、一村一品打造等实训内容开展授课。
台湾青年张志传在厦门从事休闲农业工作,其中包含设计规划和运营内容。 在张志传看来,台湾在农业技术上有着先进的经验,而大陆在新媒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2010年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时,张志传就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后在厦门开展农业服务。“参加此次培训,我想更全面地了解大陆乡村振兴的政策,掌握更多的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新媒体运营电商等方面的内容。”他说,也非常期待未来在休闲农场领域能与本地有更密切的合作。
27日,2023年福州市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在福州开班。 中新网记者 郑江洛 摄
来自台北的朱慧宁是一名“动物沟通师”,在厦门成立了专注 “宠物沟通”的公司,带动更多人关注这个领域。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陆,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关注宠物需求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动物沟通”行业却知者甚少,有着广阔的前景。
参加此次培训,朱慧宁希望有机会将动物疗愈和乡村进行一些结合,“目前,我正在和一些项目开展合作,也在寻找创业平台”。
同样在福建从事休闲农业的台湾青年刘晓晶认为,在大陆想要做好休闲农业,线上线下的结合非常重要。她非常期待通过本次课程,多学习手机摄影和新媒体相关的知识,多“链接”本土,在相关的行业里可以交流彼此的经验,碰撞出新的火花。
该培训班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联合举办,福建省团校承办。 主办方表示,将聚焦统筹服务乡村振兴和服务青年发展,继续做好乡村好青年“引、选、育、管、用”文章,围绕乡村好青年的创业技能、创业资源对接等多元需求,整合更多政策、资源、项目,依托福州市青创推介宣传、精准服务,为乡村好青年提供体系化供需服务,鼓励引导更多基层青年投身农业发展,在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农村青年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完)
中新网宁波11月27日电(项菁 马佳威)“年轻人更懂年轻人。”被问及成为社区兼职调解员的初衷,“95后”小伙吴强强直言,“我们社区青年居多,我想用青年力量化解青年群体矛盾纠纷,成为大家可以信赖的知心人。”
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除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者、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各界人士、专门从事调解工作的基层干部等,还涌现了一位位青年调解员,他们活跃在青年群体之中,“以青调青”帮助解决青年的“烦心事”。
吴强强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前江街道某物业公司的安防主管,为人热心的他总是积极参与社区的大小事。今年年初,江北区首个“青年调解工作室”——云商“谷”事青年调解工作室成立,取吴强强之名的“强强”青治调解站也开门服务,这名年轻小伙当起了社区“和事佬”。
走进该调解站,“有事找小强,邻里来帮忙”等宣传语醒目,还设计了以吴强强为原型的卡通形象,至今已成功调解诸多矛盾纠纷。
一个月前,居民余先生来到“强强”青治调解站,称自家楼上住户漏水严重,已经渗透到他家天花板,且无人处理。吴强强获悉后立即赶到现场,与楼上住户了解情况并进行调解,最终楼上住户同意对漏水管道进行维修,成功化解了这起矛盾。
“没想到这么快就帮忙解决了。”余先生事后称赞道,这位“95后”调解员虽然年龄不大,但能力不小。
在基层社区,由于人员流动性大、青年生活个性化足、一砖一瓦紧密相连,“上下楼”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同时也考验着青年调解员的矛盾调解水平。
从“不知从何说起”的“调解新手”到老练从容的“调解精兵”,吴强强在学习矛盾纠纷调解办法上,下了不少功夫。
吴强强坦言,遇到难以调解的矛盾纠纷,他就会请教社区民警王慧雄,“王警官有丰富的调解经验,比如怎样提升语言技巧,站在矛盾双方考虑问题,从而拉近与双方的距离。”
除了社区民警,结对律师每个月也会不定期来调解室驻点办公,讲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吴强强借此机会主动学习,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矛盾调解水平。
据吴强强介绍,他还摸索出了一套矛盾纠纷“三级联调”方法,按照居民反映事件的轻重缓急,将其划分为“ABC”3个等级。具体看,对于能够“及时办结”的小事,标注为C级,由自己出面及时解决;对于比较复杂的群众需求和矛盾,标注为B级,邀请社区民警参与解决;对于情况特别复杂,且涉及很多部门的民生事项,标注为A级,邀请多方力量参与协商调解。
截至目前,吴强强参与调处C级矛盾超过200起、B级矛盾45起、A级矛盾7起。
村社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在吴强强创新的“三级联调”方法加持下,越来越多青年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接下来,我会积极参与青年调解员的培训,更系统地学习调解方法,努力在自己的小岗位上发光发热。”吴强强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