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到: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4%,较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物价运行总体平稳。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9月降准0.25个百分点,并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政策利率引导作用,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8月再次下降,分别为10个和15个基点。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降低企业贷款利率,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房贷利率下限和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三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抗灾减灾,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工具。
四是兼顾内外均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适时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外汇自律机制作用,强化预期引导,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加强对风险的及时处置和硬约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总体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35万亿元,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0.3%和9.0%;1-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1%和38.2%。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82%、4.02%,较去年同期分别低0.18个、0.32个百分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工作基本完成,利率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稳中有升,9月末较6月末升值2.9%,市场预期趋稳。 【编辑:房家梁】
“一定要成功!一定会成功!……”11月2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援藏专家闫朝武教授一边在同事帮助下穿上沉重的铅衣、套上手术服,一边给同事们鼓劲打气。
“9岁的病人旦增卓玛,因为肺动脉瓣狭窄造成右心衰竭,跨瓣压差超过120毫米汞柱,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孩子现在个子小、体重轻,手术后会获得大幅改善。”闫朝武说,“今天做的手术,与普通的肺动脉瓣手术不同,这类手术在国内乃至全球开展得都很少,属于高难度的手术。但是我有信心,手术一定会成功。”
在实施手术时,闫朝武教授在手术室里运筹帷幄,一边指导西藏同事进行手术操作,一边紧盯显示屏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经过50分钟的紧张手术,全区第一例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顺利完成!
据闫朝武介绍,普通的肺动脉瓣狭窄手术,类似于把打不开的门给撑开,让血流恢复通畅,半个月前闫朝武和同事们已成功完成了西藏第一例。而这次做的肺动脉瓣狭窄手术难度要大得多,这类病变相当于门外面的走廊出现了一堵多余的墙,严重阻碍了前向血流;需要通过手术把它‘拆除’,使血流通畅。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来自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的闫朝武教授,计划在一年的援藏时间里,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带出更多的“徒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闫朝武说:“时间很短,我会尽量在做好常规手术的同时,带领同事尝试更多复杂病例,把更多先进技术留在高原。”
2015年起,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北京协和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目前,包括闫朝武教授在内已有9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接力援藏。医疗人才组团援藏支撑起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病兜底、300多种大病不出藏的底气。医院的五大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挂牌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自治区复审。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1+7+13”医联体,筑起高原人民生命的安全线。
病人旦增卓玛在学校运动时晕倒被送至乡医院。“乡医院医生告诉我们要去县医院才能看,我们就带着孩子来到县医院。县医院大夫诊断完了,说我们可以转至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免费治疗。”旦增卓玛的表姐央宗说。
通过“以院包科”“师带徒”等方式,医疗人才组团援藏工作有效提升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彭斌介绍,在过去一年中,医院申报新技术新项目19项;新增帕金森、血管外科等7大专科门诊,不断完善医院诊疗服务。“妹妹的病通过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得到及时救治,医生与护士的服务态度也越来越好。”央宗对记者说道。
援藏,援技术,也是援理念。援藏医生协助建了专科门诊,带来较好的服务体验感。彭斌说:“我们提倡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已经建立了方便群众就医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更好了解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意见,今年设立了院领导接待日,还通过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加强导医培训等方式,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
要“输血”还要“造血”。过去一年间,北京协和医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双向培养人才。援藏专家与带教的数十名本地骨干医护人员签订“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帮带协议书,通过“小讲堂”、师徒沟通会等规范培养年轻医师综合能力,并先后派出两批次24名医务人员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展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的进修学习,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
彭斌介绍,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朋友圈”持续扩大。通过深化医联体、专科联盟合作,依托学会及协和大后方成功举办多场品牌学术会议,辐射人数近4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期间,援藏医生们主动报名参加西藏抗疫工作,帮助建设规范的核酸检测采样点;先后赴7市地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参加一线医疗救治和医疗巡回督导工作,对各医院急诊、ICU等收治的新冠重症病例进行线下或线上会诊等,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北京协和医院召开的第八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工作总结暨表彰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彭斌带领第八批援藏医疗队队员在医疗管理提升、“造血”帮扶、区域辐射、大病兜底、学术引领及平台支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彭斌等10人被授予“援藏特殊贡献奖”。
记者:李梅英 康洁白姆 平措次仁